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企业邮局
用户: @hbjngy.com
密码:
 
用户: @hbjngy.com
密码:
 
 
社会招聘 当期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招聘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SA8000认证

 

 

  一、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步入“企业公民”这一全新竞争阶段之后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由于公众对诸如机会平等、污染控制、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消费者和员工保护等问题日益关注,企业发展的政治和社会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认为作为社会成员,企业应当在更大的环境中积极地、负责任地参与社会。到底何谓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但比较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即企业应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经济和社会规划、自然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的受益人等相关群体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美国农工大学(A&M Univesity)管理学教授里基·W·格里芬(Ricky W.Griftin)把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

  1930年以前为第一阶段即“企业中心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通过管理获得最大利益,即股东利润最大化。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企业获得了最大利润就是为社会提供了最大的利益,即所谓“凡对企业有好处的,就是对社会有好处”。这种观点是在卖方市场情况下形成的。这一时期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了社会对商品的供给,由此导致企业生产越多,社会得益越多的价值取向。

  其实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并不一定对社会有利,即使追求利润的手段是合法的,也是如此。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企业经营始终会遇到其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矛盾。外部不经济性肯定对社会不利,因而到了经济大萧条时期,那种“凡对企业有好处的,就是对社会有好处”的观点受到质疑。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完全统一。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不再认为企业与公共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两者之间应是一种伙伴关系,双方应对彼此的生存而共同努力。这一阶段的理论被称为“企业社会分离论”。

  20世纪60年代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合并浪潮造就了许多工业巨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造成垄断和限制竞争;失业日益严重;贫富悬殊加大;资源存量锐减,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难度增加等,许多人的幻想破灭,对企业产生了不信任感,因而提出了生活质量的管理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与公共社会并不是伙伴关系,相反,企业的利益必须从于和服务于社会的利益,因而提出了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的口号,“凡是对社会有好处的,就是对企业有利的”这一阶段的理论被称为“社会中心论”。它强调企业的经营不能以局部受益为准则,而只能以社会效益为准则。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日益增多,包括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住房、社区改造、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等,其原因在于加速发展的企业活动不断改变着整个世界,而不断变化的世界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有效资源的质量高低又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健康的社会状况又将使企业获得长期收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在三个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行为。以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合法生存、经营的依据。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承担政府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责任”,如税收或费用;劳动保护及安全保障法规、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险法规;环保法规、质量标准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将其称为社会义务。他说:“一个企业当符合了其经济法律责任时,它已经履行了它的社会义务。”企业承担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是社会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否则企业就不能生存。二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将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社会是企业之母,企业依靠社会而存在、发展和壮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得到政府更大支持,消费者的更多理解,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例如,英国伦敦股票市场推出的“金融时报道德指数”,它以环境稳定、股东关系良好、支持人权为标准,赋予上市公司新的社会责任,而那些一心只想赚钱,不顾社会影响的公司将无缘竟如道德体系评价系统,像烟草、武器等盈利丰厚但道德素质不高的公司都将被排除在道德指数之外。此道德指数推出后,投向那些有社会责任的公司的资金增长4倍以上。三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资本的投入。这是很多国内外名牌企业的所为。他们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仅仅是机会。因为这些企业家很清楚,市场环境的改善,贫困的减少和社会的和谐,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地有效利用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的基础。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增加了经营成本,这些成本则以高价转嫁给了消费者,或是通过较低的边际利润由股东们承担,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绩效。然后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是我们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存在着方法上的问题。人们一般用短期财务绩效作为衡量企业经济绩效的标尺,而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利润的冲击要许多年后才能见效。斯蒂芬通过统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经济绩效”。2002年美国DePaul大学的Curtis C.Verschoor教授和Elizabeth Murphy副教授也进行了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研究。该研究将《商业伦理》杂志(Business  Ethics)评出的100家“最佳企业公民”(基于企业对股东、员工、客户、社区环境、海外投资者、女性与少数民族这七大利益相关者群体提供服务的定量评估)与“标准普尔(S&P)500强”中其他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比较。基于1年和3年的整体回报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以及净利润率和股东权益和利润报酬率等8项统计指标得出结论,“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500强的其他企业,前者的平均得分要比后者的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关系,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三、SA8000标准的由来及其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缘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其最初的和主要的动力是社会公众对公司行为的监督和要求。但随着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的资金和经营更多地转向母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这就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方面跨国公司可能逃避母国的法律和公众的监督,在资本的流入国不承担社会责任,在给东道国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造成环境、人权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中负载的社会责任理念,又可能成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资源。如何使跨国公司能够在东道国继续履行它的社会责任义务呢?欧美国家的民众运用消费者的权力对跨国公司施加经济和政治的压力,同时,联合国、国际劳工等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由来自11个国家的20个大型商业机构、非政府组织、工会、人权及儿童组织、学术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及认证机构组成的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咨询委员会,起草完成了第一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即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并在1997年10月公开发布。2001年12月12日,经过了18月的公开咨询和深入研究,SAI发表了SA8000标准第一个修订版,即SA8000:2001。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SA8000标准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不仅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用于公共机构。另外,SA8000标准还可以代替公司或行业制定的社会责任守则。

  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对策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也逐步开展起来。全球500家大公司已有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设立了企业或机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劳工问题也日益突出,并正在演化成制约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如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特别是向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转移,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然而,2004年春天以来,却出现了所谓“民工荒”。对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变化,学者们的观点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民工荒”是民工权益受侵犯的产物,是农民工对企业经营依法承担社会责任的无言抗争,是逐步觉醒的农民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企盼和呼唤。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频繁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等,都凸现了我国尚有向但一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根据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报道的情况,我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法雇佣童工,违法使用未成年工的问题。尽管我国法律禁止使用童工,但在一些私营企业、地下加工厂,实质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仍然有使用童工现象。还有很多企业违法使用未成年工,入招用未成年工不办理登记,不安排上岗前体检,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等。

  二是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和限制人身自由问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招工时以各种名目收取押金,有的企业扣押工人的身份证,甚至有的企业限制工人下班后离开工厂,控制饮水和上厕所的时间和次数,有的企业使用闭路电视监督工人的活动。

  三是社会保险覆盖率太低。有些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和来料加工企业、社会保险覆盖率严重不足,有些企业以商业保险代替社会保险。一些企业连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也没有提供,工人出了工伤事故、得了职业病或重大疾病只能流落街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甚至与企业串通,企业少报工人人数,少交社会保险费。

  四是工资低于最低标准,不依法支付加班费。这是加工生产企业最普遍的问题,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加工生产企业的工时问题从国际劳工组织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很详细的资料。在赶制订单的季节,有些企业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工人的加班工资一小时只有0.5远,严重违反劳动法,使工人不加班就完不成当天的任务,而且,从帐面上看就没有加班工资,从而逃避了加班工资的问题。还有些企业扣押和拖欠支付工资等。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遵守国际社会已有的“游戏规则”。面对国际市场,一方面是空前的机遇,另一方面则是空前的压力。中国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未雨绸缪,保持已有优势,发展新的竞争优势。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社会责任问题是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个敏感的问题,它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它是继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之后形成竞争优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本身是一个经济领域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只有改变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真正重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改善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彻底消除西方某些国家将企业社会责任恣意扩大到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被政治化所谓的劳工、人权问题。因此我国企业的领导层应保持高度的注意,转变过去那种固有的思维定势——主要依靠价格、质量取得竞争优势。在当今时代,合理的工作条件和融洽的劳资关系将成为一种新的竞争优势。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认识。良好的社会责任管理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参与和合作。实际上,员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员工能够做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经营者对社会责任的履行,那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推进就会形成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这种外在的压力。

  (3)完善管理体系,积极寻求第三方认证。2004年5月1日起,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强制推广SA8000标准认证体系。因此我国企业应积极寻求通过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童工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社会责任标志认证,可以向客户、员工和公众展示公司的社会责任承诺和表现,加强与利益相关者团体的沟通和合作,以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总之,保护所有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无论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还是从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确保我国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我们都应该十分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版权所有:石家庄聚能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冀ICP备12007461号-2
电话:0311-85516223 传真:0311-85235850 E_mail:0311@hbjngy.com

冀公网安备 13012102000070号